开放式耳机火了几年十大配资排行,主打“听得见外界 + 戴着不闷”的概念,听上去很美,但真正体验过的人都知道,不是音质差,就是容易掉,甚至一戴上还漏音漏到全办公室都知道你听《孤勇者》。
南卡最近出了款叫 OE Nova 的开放式蓝牙耳机,主打“不入耳 + 音质好 + 戴一天不累”,还敢说 24 小时无感佩戴?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怀疑的,直到我戴着它通勤、追剧、打游戏用了一整周。
开放式耳机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“舒适”,但实际上大多数产品都是“戴着舒服三分钟,滑落烦恼三小时”。南卡这次给OE Nova安排了好几套佩戴结构方案,一方面不入耳、不封闭,另一方面又通过AirFlow贴耳结构+悬浮耳挂彻底解决“掉”和“痛”两个老大难问题。
这个AirFlow结构并不是噱头,它是基于1万多组真实耳型数据建模出的贴合路径,再加上EAA2.0悬停舒适技术,用蜂巢状结构分散支撑压力,让耳机像挂件一样贴着你,但又不会夹你。实际佩戴下来,哪怕我戴着它从早9点到晚上12点,中间还戴眼镜+骑了一趟车,耳朵没有明显异物感,也没有因为夹太紧而有压痕。
重点来了,OE Nova不挑人。我的耳朵偏小,但佩戴依旧稳固,轻微甩头都不会滑落。南卡这次没乱来堆硬参数,而是真的把佩戴体验做成了可以日常信赖的状态。这一点,对日常长时间通勤或办公佩戴的人来说,是基础体验的决定性突破。
老实说,我对开放式耳机的音质一向没什么期待。毕竟没有密闭空间,大多数低频都“跑掉了”。但OE Nova真的不太一样。它搭载的是自研Super Bass 4.0声音单元,搭配0.0096mm厚的LCP钛聚合物震膜,低频下潜明显。听鼓点强的音乐,比如《Counting Stars》这种节奏感爆棚的歌,居然有点动次打次的爽感了。
除此之外,它还有一整套南卡自己做的声学系统:Super Sound OS 2.0 + Q-Sonic 量子音频引擎 + DSAE 全频调校算法,这些东西听着唬人,实际体验下来最直观的就是层次感够清晰,背景乐和人声不粘一块儿,解析力比多数TWS耳机高出不少。重要的是——听久了不会有“疲劳感”。
漏音问题是我很在意的一点,尤其地铁、图书馆这种场景。OE Nova内置了定向音频投送技术,加上反向声波抵消方案,我在地铁开70%音量,隔壁座根本听不到,测试下来在50cm社交距离内控制在38dB,确实比市面上很多“漏爆”的开放式耳机安静不少。
蓝牙耳机的使用体验好不好,不是看一两次听歌,而是日常使用过程中有没有“掉链子”的瞬间。OE Nova升级到了蓝牙5.4协议,实测连接比我现在用的某Air某Pro稳定很多,尤其在地铁、商场WiFi密集的环境下没有出现断连。开盖秒连,响应速度也很快。
我拿它打了几局《原神》,测了一下延迟,大概在60ms左右,打游戏时技能释放没啥拖沓感,看剧嘴型也基本同步,足够用了。这个延迟控制水平,在开放式耳机里确实少见。
续航这块也没偷工减料,耳机单次能用9小时,搭配充电仓一共是40小时的总续航。我连续一周通勤、午休、晚上都在听歌,中间只充过一次电。这种“不需要惦记电量”的使用感,才是我愿意把它当主力耳机的原因之一。
用了一周,我对OE Nova的评价很简单:它是一款真正能替代入耳式的开放式耳机,不是靠概念炒作,而是靠结构设计、音质系统、稳定连接和长续航把体验做扎实了。
如果你也在找一款戴得久、听得稳、不尴尬的主力耳机,那OE Nova确实值得考虑。开放式耳机不是新概念了,但能把“每个痛点”都打磨到位的产品十大配资排行,还真不多见。
易云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